【主题教育进行时】抓实主题教育 助推文艺发展
襄阳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襄阳市文联紧紧围绕“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扎实理论学习,筑牢思想根基,激发干事热情,聚力攻坚克难,积极探索解决文艺事业发展中的新问题新情况,取得了实效。
探索破解市属文艺家协会党的建设工作难题。一是起草了《襄阳市文联关于加强市属文艺家协会党建工作的实施办法(试行)》,在各文艺家协会建立党支部(功能型)的基础上,明确了具体的工作职责、组织设置、组织活动、工作保障等工作机制,为文艺家协会开展党的建设工作提供了依据。同时,完善了市文联对市属文艺家协会党建工作的管理机制,进一步规范了党组成员、党建指导员联系指导的工作职责与内容,加强了文联对文艺家协会党的建设工作的指导、管理。二是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征求协会对财务管理的意见建议,修订完善了协会《襄阳市文艺家协会(学会)财务管理制度》,明确了实行协会财务托管制,规范协会开支行为,协会财务管理执行得到了改善。三是推进“文艺家之家”的建立,为协会党的建设工作提供阵地。经向市政府请示,并多次与相关部门沟通,文艺家协会的活动场地及协会工作人员等事宜得到了批示,相关工作程序有序推进。
探索建立新文艺群体(组织)扶持机制。10月中上旬,围绕如何更好地履行新时代文联工作职能,为新文艺群体(组织)提供服务,襄阳市文联主要负责同志先后到襄阳市建设路21号、老河口市光华特文化社区、襄阳市原文字603文创园等地开展调研,研究制定了新文艺群体工作机制,确定了党组成员结对联系新文艺群体制度。10月中旬,通过市民政局、市工商局以及各文艺家协会,对新文艺组织和新文艺群体的基本情况进行摸底汇总,建立了数据库,收集掌握全市新文艺群体组织300多个,为落实服务机制提供了基础。11月7日,在襄阳古玩城和建设路21号文创园两个新文艺群体集聚区挂牌建立了新文艺群体工作基地,为进一步联系扶持引导新文艺群体提供了平台。同时,加大对新文艺群体的宣传推介力度,把其纳入襄阳电视台、襄阳日报开辟的文艺家宣传专栏之中,提高新文艺群体的影响力。
不断完善文艺精品生产规划、扶持、奖励机制。一是根据全市“全面繁荣、突出重点、梯级开发、主攻精品”的精品创作战略,按照目标化、路径化、责任化的要求,结合全市中心工作和重要时间节点,完善了《襄阳市文联精品创作生产四年(2019-2022)规划》。二是在学习借鉴其他较为成熟的评奖办法的基础上,组织文艺家协会召开座谈会征求意见建议,修订完善了《孟浩然文艺创作奖评奖办法》,提高评奖公信力和影响力。三是举办重点文艺作品研讨会。11月19日,为入选2019年全国书美影届展的作品举办研讨会,通过切磋交流,深入探讨,提高技艺,明确今后的创作方向,推进我市文艺人才培养和文艺精品创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