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由襄阳市文联、襄阳市作家协会主办的2025“文学名家进襄阳”小说培训及改稿会圆满落幕。活动吸引了来自各县(市、区)作协的60余名小说创作者参与,通过名家授课、作品改稿及互动研讨等形式,为襄阳本地文学创作注入新动能。上午,《天津文学》副主编、一级作家、高级编辑王震海围绕小说体裁、投稿技巧、写作基本功、想象力与真实的关系四个维度提出建议,为学员带来一堂生动深刻的创作课。他结合自身经验指出,当下创作者需打破传统纸媒思维束缚,积极拥抱网络文学新趋势。“短篇小说在番茄网等平台热度攀升,甚至可转化为短剧,这是时代赋予的机遇。”他强调,创作者应“抬头看路”,既要研读经典名著,也要关注网络文学动向,以多元视角拓宽创作路径。

针对地域题材创作,王震海以“码头文化”为例展开分析:“上海滩、天津卫的码头文化为何经久不衰?关键在于立足地域特色,用现代笔触还原原汁原味的民俗风情。”他建议襄阳作者深耕本土文化,将方言、习俗等细节融入作品,“像打造土特产一样,让作品充满‘襄阳味道’”。此外,他提出“虚构与真实结合”的创作方法论,鼓励作者以真实事件为引子,通过想象力设计矛盾冲突,“善与恶的交织、亲情的撕裂感,都能成为打动人心的‘痛点’”。下午的改稿会上,王震海对襄阳入围作者的作品逐一“问诊”。他结合具体文本,从结构、语言到人物塑造提出修改建议。现场讨论气氛热烈,旁听学员纷纷表示,名家点评直击痛点,为后续修改指明了方向。学员们纷纷表示,培训内容干货满满,改稿评析“一针见血”“药到病除”,为后续小说写作指明了方向。

“作家要当‘杂家’——看剧是采风,听书是磨耳朵,闲书里藏着灵感密码,但更要对自己、对作品‘狠心’——改到字字见血,才能篇篇生辉。”襄阳市文联副主席、市作家协会主席涂玉国表示,“文学名家进襄阳”系列讲座自2018年正式创办以来,已经邀请了几十名国内文学名家来到襄阳,是扎实推进文艺精品质量提升工程在襄阳落地生花的具体体现。此次活动通过名家引领、实践研讨,不仅为本土作者搭建了学习交流平台,更激发了创作热情与创新思维,启发基层作者的创作灵感,学以致用,用“襄阳味道”炖出时代浓汤,推出一批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精品力作,为我市打造中西部发展的区域性中心城市贡献文学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