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资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田华等8位电影艺术家重要回信精神交流体会摘编(二)
田华等老一辈艺术家,以对艺术的执着坚守,为几代观众留下难以磨灭的记忆,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游本昌在高龄入党,还获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其艺术追求与精神境界激励着我们在从艺路上不断奋进。
作为曲艺工作者,我们应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期望转化为实际行动。在创作中,扎根生活,贴近人民,关注社会热点,反映百姓心声。在以后的工作中,多深入基层,收集素材,创作出反映时代变迁、展现普通人奋斗历程的作品,让曲艺成为记录时代的鲜活载体。
文化自信是曲艺发展的根基。我们要深入挖掘传统曲艺的精髓,传承优秀文化基因,同时勇于创新,将现代元素融入其中,如结合新媒体技术,拓宽曲艺传播渠道,吸引更多年轻观众,让古老的曲艺艺术在新时代焕发生机。
在品德修养上,我们要以老一辈艺术家为楷模,做到德艺双馨。秉持对艺术的敬畏之心,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同时坚守道德底线,树立良好的行业形象,为曲艺事业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襄阳市曲艺家协会)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8位电影艺术家的回信,我们感到特别亲切、特别温暖、催人奋进。回信既是对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关心和勉励,又是对新时代文艺工作提出的殷切希望。
文艺评论工作是党和人民文艺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把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精神同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以及《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结合起来,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植根于襄阳丰富多彩的文艺创作实践,营造健康评论生态,推动创作与评论有效互动,增强文艺评论的战斗力、说服力和影响力,促进提高文艺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极大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为襄阳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襄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
习近平总书记给田华等8位电影艺术家的回信和给游本昌同志的勉励,充分肯定了田华等老一辈艺术家为党和国家文艺事业作出的贡献,赞扬他们“德艺双馨”的品格和“为人民服务”的初心。这既是对他们个人的褒奖,也是对文艺工作者的精神激励。
回信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自信的高度重视。文艺工作者要坚定文化自信,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发展。文艺事业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部分,回信激励文艺工作者以更多优秀作品,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助力民族复兴伟业。
信中语言朴实亲切,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与人民群众心连心的领袖风范。这种互动不仅是个人之间的交流,更是党和国家尊重人才、尊重艺术的体现。
这封回信是新时代文艺工作的又一重要指引,值得我们每一位文艺工作者反复学习、深入践行。(襄阳市民间艺术家协会)
谷城县书协主席赵仁良
近日,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给田华等8位电影艺术家的回信和给游本昌同志的勉励精神,让我醍醐贯顶、心潮澎湃。这些话语,似一座灯塔,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似一炉明火,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扎根生活沃土”的殷切期望,对我们书法工作者恰如清泉灌溉砚田。书法虽然要沉潜精微,但最终要写向人间世态。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创作更多讴歌时代精神、抒发人民心声的精品佳作”,正是将书艺推向了更为宽广之境。我们手中的笔,不单传递点画之美,更要蘸染泥土气息和人间烟火。游本昌老师以90高龄实现人生理想,更为书写增添了一抹灵魂的重量——唯有灵魂饱满的汉字,才能有力脉动于这个时代。
我们谷城书协只有300多名会员。书协虽小,却需紧贴时代洪流与民生冷暖。今后我们将从3个方面,奋力躬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嘱托:一是拓展笔墨实践深度。组织书友深入社区村巷,将“临帖功力”扎根于乡土沃土。倾听家长里短与创业心声,让书法成为生活的注脚。在节庆为群众书写时代新语、家国情怀,从春联里“写”出民意温度;二是提升艺术表达高度。以墨为媒,凝聚对新时代的深情礼赞。举办主题展,以传统神韵讲述崭新故事,在墨线纵横间勾绘山乡巨变与科技腾飞;三是发挥示范引导作用。广泛开展书画惠民活动,既传承中华书道精髓,更激发大众参与热情。以自身行动追随游老先进榜样,让书家真正成为“德艺双馨”的时代火炬手。
我们将以千钧笔力深耕生命沃土,让翰墨之香飘进千家万户,在挥毫间写出时代脉搏、抒尽人民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