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作协】诗集《汉水汤汤》研讨会在襄阳举行,吉狄马加点赞襄阳长诗创作者“下了功夫”

襄阳市作家协会、极目新闻2024年10月28日点击量:146

  10月28日,襄阳作家涂玉国最新诗集《汉水汤汤》研讨会在襄阳举行。

    诗集《汉水汤汤》研讨会

  我国著名诗人吉狄马加、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荣光启等人参会,在对涂玉国历时5年行走完成的这部长诗集作称赞之余,也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创作心路:挑战长诗,致敬家乡的河

  《汉水汤汤》是作家涂玉国历时五年、行程八千余公里,创作完成的一本书写汉水流域自然生态的诗集,是到目前为止第一本比较系统梳理汉水历史源流、文化渊薮、时代变迁、沿岸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叙事性长诗,也是一本关于河流与生态环境、人类发展、生命奥秘哲思的诗集。

诗集《汉水汤汤》

  涂玉国称,他打小就生活在汉水的一条小支流——小清河右岸,与汉水结下了不解之缘,写汉水其实也是在向家乡,向亲人致敬。为了创作此本诗集,他从2019年开始对汉水流域的历史文化、城市发展等资料进行搜集。2020年开始,从汉水源头陕西汉中市开始,以汉水为线,以汉水沿线三省16个城市为节点,自上而下进行全流域实地调查采访。此外,还对汉水重要支流丹水、唐白河、小清河、府河、沮漳水、汾清河等进行了调查采访,数易其稿完成了《汉水汤汤》。

  研讨会上,涂玉国特别分享了他的创作心路。

涂玉国

  “具体怎么写呢?在我创作长诗之前,我曾看到过外地一些诗人写的有关汉水的诗,并有零星诗集出版。但这些以汉水命名或相关的诗比较零碎,且大多数以汉水为线或者为由头,单纯地写汉水边的风物、名胜、山川甚至一块石头、一棵树等,如果我再这样写,只会落入旧的巢窠,嚼别人吃过的馍,肯定会索然无味。后来读到《木兰辞》时,想到我国有着深厚的叙事长诗创作传统,有着众多耳熟能详的长诗,如《孔雀东南飞》《长恨歌》《琵琶行》《秦妇吟》等,到了现当代,有影响的长诗却少了很多。最终,我选择创作叙事长诗,以汉水流径为线,以沿线城市为点。”涂玉国说。

  有赞有评:希望修订版更完整,局部更完美

  分享会上,多位与会者评价涂玉国的这本诗作可谓“以脚步丈量汉江,用深情拥抱汉水,用诗歌为一条河流立传,用诗歌为母亲河点赞”。

  中国作协《诗刊》杂志办公室主任、诗人张志刚说,《汉水汤汤》也是一部诗典或诗志,其以诗歌为表达方式,以真挚饱满情感为原动力,创作出了这部书写汉江人文历史的诗歌集,这个事情本身就充满了冲击力和想象力。他认为诗人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有着浓烈隽永的原乡情结,“诗人的爱是博大的,他把他的原乡情结赋予了汉江”。

  在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荣光启眼中,这本诗集是人文地理背景下对汉江的一次记录,而行走汉江本身就是一次超级浪漫的历程。他强调长诗创作并不容易,“就像写小说,越短其实越不容易”。他还与大家分享了自己欣赏长诗的做法和感受:“把长诗当作短诗的集合体去读,就像在冰川上敲击冰块,因为我们习惯读一首首晶莹剔透的小诗。”

荣光启

  著名作家吉狄马加分享了他的经验,称他自己特别注重长诗的整体结构,“《汉水汤汤》的整体结构把握不错,从整体上反映了一条河流两岸多地的历史文化,看得出诗人匠心独运,下了功夫。”

吉狄马加

  对于涂玉国挑战写作长诗,吉狄马加认为,当下生活节奏快,他作为诗人也经常担心读者是否有耐心看完几百行、上千行的长诗,“但翻开《汉水汤汤》,我的担心是多余的。诗人对汉水流域的文化历史的理解充满肌理感,文字朴实却饱含深情,完全读得下去。”

  吉狄马加则指出《汉水汤汤》有部分段落之间显得比较突兀,有脱节之感,希望作者再作一些精益求精的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