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推荐】刘汉青《望粮山村》
望粮山,山弯坡陡彩云端,翠松绿韵风骚灿。家训绵绵,关公大义传。诗书翰,苏氏堪作范,激扬后辈,争做乡贤。
这首散曲填写于癸卯年立冬日,这天和几位作家带着渴望与憧憬,行走于望粮山村的沟峁林间,寻访于车间牛栏,耳闻、目染、心悟望粮山村的曲韵馨声。
无论村道怎么峰回路转,艳阳总会落在山峦,晕染出层层红云,白中透着淡蓝色轻纱般的雾气,从松针翠叶缝隙中飘来,漫过油茶树果清香流淌,漫过门前串串灯笼般柿子红脸,漫过抢眼夺目浮光耀金的厂商招牌,漫过暗香浮动的茶园、菜畦与荷塘,与屋舍上空的炊烟氤氲在一起,给村子涂上了迷离的色彩。
青檐白墙、风格各异的民居,清新淳朴中又透着富足,在阳光里,光彩夺目。蜿蜒的村道旁、潺潺的溪流边,不时传来游客的嬉闹声。野菊花在吐艳,萝卜清油一片,枯耸的荷杆尖上小鸟在迎风吟唱丰收的畅欢。
这个风光秀丽恬静的山弯,却有一个怪异的名字-----望粮山村,一个文韵流彩的新农村建设标杆。
不过此“望粮山”不同于著名作家陈应松笔下的《望粮山》。个性村名的由来,颇有一番渊缘。相传三国时期,关云长巡边经过此地,发现随军运粮队落得太远,久望不见,心急如焚,随骑马登上此地最高峰(俗称“骆围包”),向离此二十余公里东北马良方向瞭望,并派兵催促,以保将士和百姓不受饥饿。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关云长的仁义,便把此地称作“望粮山”,一直延用至今。
有了“望粮山”关公文化释义,“忠义路”等三国文化处处呈现,也就不足为奇了。
“不说舌”,我相信我和大多数人一样,来之前都是冲着茂竹修林、鸟语花香、环境幽静自然山水而来,想寻找田园风情与现代化有机融合下的轻松与惬意。在村里走上一圈之后,不仅满足了初始想法,而且更多出了山水天成与书香浑然一体的特别意境:香袭书卷。是的!书香。
从松涛里、石罅里漫流而来的一缕书香韵味,浸润在这方土地上,弥漫在空气里。在景色如画的村庄里散散步,发发呆,喝几口粗茶,读几行文字,不再是奢望,而是实实在在的享受。
篱笆上野菊花绽妍,这样长在众多三国故事沃土上的一草一木,一笔一画地书写着山村的文韵悠长;繁盛于六朝时期的万寿寺,曾一度被誉为“襄阳第一宝庙”。世代孕育着山村的敦厚仁爱,百姓的孝慈恭俭,让养在深山的望粮山村,名声远扬。
坐在农家山墙边板凳上,从望粮山村走出的保康县文联李主席,对襄阳来采风的我们,娓娓道着自己成长故事和望粮山村的过往,透出的自豪与得意,溢于言表,幸福爆表。此时,我才豁然开朗的顿悟“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的真正生活意义所在,远不是之前我们在纸上把玩文字的味道,顿觉过去“小资”解读的枯燥、僵硬和无聊。
在简洁淳朴又不失时尚的书屋里,一位老者正与一位后生讨论着作家晓苏笔下的人物性格:认真飒爽干练的“宋潮”、沉稳敦厚的“邱豪”、克己奉公的“姚德”、火辣刚毅的“廖香”、执着率真的“九女”、宽厚孝顺的“余孝成”、知恩图报的“陈谷子”……他们都鲜活地活在油菜坡这片土地上,活在望粮山村历史的时空里,活在望粮山村村民的心上。只是创作他们的,不是湖南的周立波,而是湖北的晓苏(本名苏顺刚),一个无法褪去望粮山村胎记的作家、学者。我静静地矗立在门外,深情地聆听他们泥土气的分析,聆听着新时代望粮山村庄“闰土”故事延续,发展,感悟着脚下这片土地的文脉涌动……
“晓苏是从我们望粮山村走出去的大学教授、知名作家。”这是村支书尚海功笑口常开的话,更是村民们自觉挂在嘴边的自带流量的广告语。
所以,不用吃惊。在望粮山村,晓苏的名字名气家喻户晓,无论是上到六七十岁的老者,下到上学的孩子,许多人都能大谈其小说里的故事。于他们而言,阅读和谈论晓苏小说的文字,是一种很大的精神愉悦。书里描写的生产生活细节让他们感到格外亲切,书里的每个人物都能找到油菜坡的影子,书里的俚语俗话就是他们说的家常话。因为,晓苏的文字就是从望粮山村的泥土里长出来的,石缝里钻出来的。
在望粮山村的文韵里,晓苏的文字弥漫着油菜坡的花香,充盈着屋场里的荤素俚语,寄情着望粮山花梨木的木耳香菌、草丛。有镌刻在墙上“不说舌”的苏氏家训,年度苏氏家族表彰有功人物的仪式。有投资六十万元修建油菜坡书屋、几千册报刊杂志。有连续不断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的“教授下村季度讲堂”,从音乐到茶叶,从新时代妇女巾帼建功到家风传承,不同的大学教授,倾情奉献,让十里八乡乡亲,既富口袋,更富脑袋;教授们讲的是知识,讲的是文化,讲的是道理,讲的是情感,讲的是理想,讲的是为人处世的原则和策略,真情实意帮助乡亲们营建起精神世界的强大支柱。
正源小区里,住着为高速公路、南水北调等国家重大工程舍小家顾大家的村民们,崭新的楼房,引领思绪进入宽广的历史河道,感悟时代进步,望粮山村的山乡巨变。
文化长廊展示墙前,稻田边、田埂上、隧道口,幅幅连环画、地雕、浮雕,描绘着望粮山村里的人物和情节,栩栩如生的农耕生活场景,让人兴味悠然。
从《松毛床》到《三层楼》、《海碗》、《金米》、《金碗》,从文字到文学再到文化,一个又一个的晓苏,不仅给望粮山村擦亮了“乡村振兴第一村”的金字招牌,还撒播下了一种奋斗成就人生的精神,更留下了一缕诗书继世长的宝贵文脉和文韵,汇聚成振兴山乡的精神力量,孕育出望粮山村绵延不绝的文化魂魄。
几十年来,一代代的“廖香”“豌豆”“花嫂”“自喜”“陈官”“李宽”“门神”们,从望粮山泥土里成长,在这方土地上接续奋斗,不断演绎着新的故事。
望粮村土生土长的郭大友,从走村穿场的收购小贩,到创建全县第三大茶叶公司,成为万寿茶业老板。从改革开放到新时代,在挫折中坚持,在坚守中创新,三十余年坚守茶叶生产与营销,楚人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血脉在流淌。让村里小小树叶香飘海外,传承的正是楚人的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精髓。在富裕自己同时,助力村集体小康,彰显“风情茶乡,魅力望粮”魅力,正是楚人团结、开放、包容品质延展。
文化的力量“随风潜如夜,润物细无声”。不甘于偏僻山村青年王先辉,曾发誓走向繁华的城市后再不回来。从一名打工仔做起,现在成了身价千万的老总。但父亲的乡愁让他动摇了“不再回村”的决心,乡贤们回村奉献的热情感染着他的内心,村里变化诱惑着他“落叶归根”,最终回到望粮山村返乡再创业,带动本村村民共同走上发家致富之路。
生活里,骨子里,一定有一些东西能够传承下去,那些典故传说,远去的历史痕迹,作家等乡贤以及他们笔下的人物,也会如同鲁迅笔下的闰土、孔乙己、豆腐西施一样,成为望粮山村的招牌,一代又一代流传。
没有望粮山村,也许不会有晓苏,诚如没有清溪村也许不会有周立波,没有棣花也许不会有贾平凹一样。望粮山村有幸,滋养了一个优秀作家。望粮山村的晓苏们有幸,心灵深处,永远有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家园。
“我的像邮票一样的大的故乡是值得好好描写的,即使写一辈子,我也写不尽那里的人和事。”望粮山村之行,我慨叹福克纳这句名言的精辟,更抱怨自己的笔拙与乏力。我敬仰那些故乡根基深厚的作家乡贤们,身后有广阔的土壤供他们挖掘和回味、留存,更羡慕望粮山村人的幸运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