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上向善传递爱心——记襄阳好人曾成龙
在湖北襄阳,大多数人的一天,都会从一碗襄阳牛肉面(豆腐面)开始。一碗一辣二麻三鲜的面条,配上襄阳黄酒,忙碌的生活就这么开始了。
就像武汉有三鲜豆皮,长沙有臭豆腐,在襄阳卖襄阳牛肉面的小店也很多,像桥头陈家面馆、王府面馆、幸福路牛肉面馆等等,都是本地人及外地游客常去的地方。而在樊城区的长征路上,龙掌柜牛肉面馆面积不大,来吃面的人可是真不少。
龙掌柜牛肉面馆的掌门人是90后小伙曾成龙。别看年纪轻轻,冒面动作娴熟的他,已经经营龙掌柜牛肉面馆10余年了。秉承“诚信经营,善待他人,用心服务”的经营理念,不仅让他收获了众多食客的青睐,带出来的100多个徒弟也将襄阳牛肉面推广到了河南、广东、安徽等地区。
让襄阳牛肉面充满爱心
在龙掌柜牛肉面馆操作台前,有一段醒目的文字——“人在外遇到困难在难免。本店为您提供A套餐(面条免费)不图回报,只希望你有能力的时候再去帮助他人”。
从2018年推出A套餐以来,2023年是曾成龙坚持这一暖心举动的第五个年头。A套餐,即为流浪人员等有需求的特殊困难人群,免费提供一份餐食。四年来,曾成龙已送出A套餐200多份。对于曾成龙来说,看到有困难的人吃饱后的笑容,是他将暖心举动坚持下去的动力。
“每个人在外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能帮的时候就帮一下。”曾成龙这一爱心举动的想法,源于11年前自己的亲身经历。当时还在北京求学的他,出门游玩返回学校时,发现自己坐错了地铁迷了路,身上的钱不够了手机也快关机的他,非常着急。天色渐晚,一位河南大伯发现了他的异样,主动询问他遇到了什么难事。在得知事情经过后,大伯蹬着三轮车,将他送回了学校。困难时刻陌生人的援手,在曾成龙心中种下了“助人为乐”的种子。
回襄以后,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众多亲朋好友的帮助下,曾成龙创立了“龙掌柜”品牌,开启了年轻人的创业梦。经过几年的经营,曾成龙在樊城区、襄城区已有了3家自营店。不急于增开新的店面,不急于扩大经营覆盖面,在曾成龙的心里想的更多的是,将爱心行动融入到他的事业发展中,脚踏实地的把每一步走稳走好。
足够的经济实力,是支撑曾成龙爱心行动的关键。一年卖的好一点的话,也有不少的收入,我完全有能力将A套餐坚持做下去,曾成龙说。面对老顾客想参与到爱心套餐活动中时,曾成龙婉言谢绝了。有这些老顾客对他的认可和支持,有店员跟着他一起做力所能及的事,让他的这条爱心之路走得更加坚决。
爱心不止一碗飘香牛肉面
到现在,曾成龙还记得自己曾帮助过的一个人。那是2020年的冬天,正准备回家的曾成龙发现店铺旁边有一个脏兮兮的人,手中的小盆啥也没有。曾成龙上前去了解情况,才得知此人来自河南,来到襄阳打工,好几天没找到工作身上的钱也花完了,碍于面子不想回到老家,便一边乞讨一边找工作。曾成龙听了后,不仅为他提供了A套餐,还将他领到了员工宿舍住了下来。曾成龙根据他的个人特点,发动身边的朋友,一同帮助他联系到了适合他的工作,让他也能够自己动手丰衣足食。除此之外,到了炎热的夏天,曾成龙还为沿路的环卫工人提供免费的冰冻黄酒和矿泉水。黄酒和矿泉水并不值钱,但它为环卫工人们送去了夏日的清凉,也送上了温暖的关心。
2020年初的新冠疫情、2021年的郑州雨涝灾害,也都有曾成龙爱心行动的身影。疫情期间,不得不停业的曾成龙却是十分忙碌。经他多方联系购买到了稀缺又急需的医用口罩、防护服、酒精等防疫物资,助力襄阳抗击疫情。郑州雨涝时,他放下生意第一时间筹集到数百箱襄阳牛肉面、矿泉水等物资送往灾区,为灾区群众带去襄阳的爱心,帮助灾区群众渡过难关。
作为“温暖工程”就业助学计划的受益者,社会用爱浇灌的种子在曾成龙身上生根发芽。从一碗牛肉面帮助陌生人到多次支援灾区,曾成龙努力护佑爱的枝干茁壮成长。说得好不如做得好,曾成龙用行动践行着初心、传递着爱心。
面对获得的全国“奋斗之星”称号、2022年襄阳新时代“向上向善好青年”、2023年第一期“襄阳好人”等荣誉,曾成龙觉得,自己所做的都是力所能及的事情,并不值得炫耀。他是襄阳的一份子,也是社会的一份子,他将把爱心传递下去,用实际行动书写“别样青春”。